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梓玥小說 > 曆史 > 穿越之日月照我隋唐路 > 第279章 目標,正北

穿越之日月照我隋唐路 第279章 目標,正北

作者:玄武季 分類:曆史 更新時間:2022-10-01 23:50:11

隨著朝廷剿匪佈局和策略的實施,最大的三股亂匪首領,大感不妙。

不同以往猛攻猛打,朝廷這次采用圍而不打、堅壁清野、掃除外圍、逐步推進的辦法。

這讓習慣於流動作戰、遊擊作戰的叛匪,一下子失去了優勢和騰挪的空間。

與此同時,剿匪將軍派出當地的鄉老、獵人等,進入叛匪的營地,散發朝廷剿撫政策,以及家中父老的書信。

勸降,策反,招安,脫離!

隻要不是十惡不赦之人,朝廷都可以免除死罪,甚至無罪。

願意就地歸農者,田地、牲口依舊;不願或不敢留居本地者,可以遷往邊郡,特彆是現在被朝廷可以美化成“幸福之角”的東北大地。

官軍和叛匪,就這樣不知不覺之間,形成了一種詭異的僵持。

可這樣僵持的時間越久,越會對亂匪的補給、糧草、士氣造成嚴峻的考驗。

已經有不少的被挾裹進來的百姓,紛紛脫逃,進入到包圍圈各處的招撫大營。

大部分人,都被直接用大馬車直接運往“幸福之角”!

主要由兵部右侍郎阿布炮製的這一招,對叛軍來說,實可謂毒!

但對大隋來說,算是少見的福音。

那對隱居其後的操盤手們,縱橫家、五大家族、關隴勢力、山東勢力、江南勢力,或者再加上生病了的廣皇帝,又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呢?

驚怒交加,五味雜陳!

就在大隋國內忙著剿匪的時候,東突厥有點不穩了。

為啥,都已經被大隋肆意撥撩得受不住了!

長子咄吉世利娶了大隋公主,得封南部可汗,這直接威脅到自己的汗位,也將自己控製的領地再次縮小!

現在,鐵勒大草原上馬匪肆虐,好多附國紛紛脫離並獨立。

內憂外患,實在是把他快逼瘋了!

不能再這樣忍受下去了,先得處理逼到眼前的威脅。

於是,他調集大軍,開始向突厥與大隋山西一帶逼近。

這事兒,兵部收到邊郡王仁恭的急報後,緊急向廣皇帝彙報了此事。

兵部尚書楊義臣、右侍郎楊子燦進宮麵聖,接受廣皇帝的問對。

楊義臣,本姓尉遲,鮮卑族,是隋朝名將、北周儀同大將軍尉遲崇之子。

為人謹慎忠厚,長於長於征戰,深得隋文帝寵愛,賜姓楊氏,襲封泰興縣公,拜陝州刺史。

後大破突厥,被封為朔州刺史。

後曆任相州刺史、宗正卿、太仆卿。

隨廣皇帝大軍,西滅亡吐穀渾,東征高句麗,屢立戰功。

今年,受命剿滅張金稱、高士達、格謙等,入為光祿大夫、兵部尚書。

“平身吧,坐!”

斜依在胡床上廣皇帝,滿臉頹廢,醉醺醺地對施完禮的二人說道。

“懇請陛下為了江山社稷,注意身體!”

一看老大的樣子,楊義臣滿臉的擔憂,一下子拜伏到地。

阿布反應也快,幾乎是同楊義臣一起,跪伏在地上。

“媽媽咪呀!行了大禮不算,這回又得跟著老尉遲跪一次!”

心裡腹誹,但阿布表麵上卻是誠惶誠恐,嘴上也喊道:

“陛下,社稷為重,請遠菸酒!”

“哈哈哈……”

廣皇帝放出一陣自嘲般的笑聲。

“朕,隻是想……好啦,起來吧!朕自有輕重!”

話語中,滿是蕭索。

兩人隻好起來,全都用擔憂的目光,看著這位往日意氣風發、神采飛揚的帝國主宰者。

“說說,都拔最近又不老實哦,兩位愛卿,可有妙策?”

以往,廣皇帝根本不會這樣,他總是乾綱獨斷,直接下達指令。

楊義臣回頭看看楊子燦,看楊子燦正呆呆地望著自己,隻好說道:

“陛下,臣以為都拔隻是表達不滿而已,並非敢真對我邊境動手,且王仁恭、李靖等為一時猛將,都拔兵部能從中討得便宜。”

“嗯,子燦,你說說!”

廣皇帝抬眼妄想阿布。

“陛下,如今都拔內有馬匪作亂,外有附屬之國紛紛脫離之事,其兵力分散,儘管在我邊境陳兵五萬之眾,但其後繼乏力。”

“隻是,現在我諸邊郡軍力奇缺,是為危患!”

廣皇帝聽了,連連點頭,問:

“以何對之?”

阿布不好多說,看向楊義臣。

楊義臣道:

“目前,馬邑王仁恭出兵力約為五千,太原郡兵為千,至少需向邊境派出六萬可。”

“可派誰?調何處兵馬?”

廣皇帝問道。

是啊,現在大隋大量的兵力,集中在剿匪前線,還有一部分鎮守在高句麗,突厥邊境的兵力,的確捉襟見肘。

王仁恭想了想,與阿布交換了一下眼神,說道:

“現在,東都可調休整的吐萬緒、魚俱羅軍三萬,入太原郡,另可調遼東陳棱,率遼東邊郡三萬進入馬邑。”

“至於統軍之帥,可命唐國公李淵總突厥邊事!”

“唐國公?嗯,我想想。”

廣皇帝將頭往後一仰,枕在胡床扶手上,微閉著眼思索了一會。

“唐國公在弘化郡很忙,但卻不知道都忙什麼呢?連來見我一麵的時間也冇有,說是有病。”

“不知道他的病,現在好了冇有?”

“估計,好點了吧!”

廣皇帝的話,像是自問自答。

阿布和王仁恭一時之間不知道說什麼纔好。

“是啊,是該讓他動一動的時候了。詔!”

一聽這話,納言虞世基閃出身形,開始擬招:

“我就說說我的意思,具體的言辭你們斟酌著辦。弘化郡和關右的事務繁重,唐國公很辛苦,各處的軍將也辛苦了。”

“將他們都調一調,升一升,我看現在剿匪的事情很重要,就讓隴右的軍將們都去那兒散散心,而剿匪疲睏的將領,可以調到隴右休息一番。”

“令唐國公,火速趕往太原,任山西河東慰撫大使,節製兵事,應對突厥之釁。”

……

眾人一一聽了,很快就琢磨出皇帝的意思。

說完突厥的事情,皇帝又問了問剿匪的近況。

可冇聊多久,他就哈欠連天,揮手讓眾人散去。

阿布也想隨眾人離開,可冇走多遠,就被內侍將他和楊侑叫走。

在觀文殿的一處書室之中,阿布又再次見到了廣皇帝。

可這時候的廣,一改先前的頹廢之氣,端坐在房中的榻上,但精神卻還是略顯不足。

“這皇帝,到底玩的是什麼花樣?”

阿布心中詫異,但也恭恭敬敬地施禮,按照往常一樣圍坐在他下首周圍。

“剛纔人多,不好說。我要提醒你們兩個,以後要對唐國公那裡,多加留神。”

阿布和楊侑,俱是一驚。

阿布是間諜的反應,楊侑是自然的反應。

看著二人詫異的樣子,廣皇帝歎了口氣,說道:

“李叔德身為勳貴,看似忠厚,實則心機深重,他手下頗有一些不安分的,難免會生出多餘的想法。”

“所以,對他既要重用,又要多加防備。”

“特彆是子燦這兒,現在弘大和殺虎去了突厥送親,殺虎去了剿匪前線,無麵又去了新羅、百濟。白鷺寺的事情,要多上上心,特彆是太原、馬邑、婁煩一線!”

“這次去了那麼多人馬,可不要被吃肉喝酒,耽誤了大事!”

“諾!”

阿布心中大駭,知道這是皇帝對李淵已經生出了深深的猜疑之心。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用呢?”

阿布心中嘀咕,但動作一點不慢,跪伏在地受命。

廣皇帝見阿布一點就通,顯然立時就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不由在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隻是,當看到才十一歲的皇太孫,以及他眼中的迷惑之情,不由得心中頗為感歎。

“還是太小了啊!”

“不知道自己還能扶著他走多久!”

這樣想著,就不由想起自己已經過世的最得意的大兒子——楊侑他爹。

“如果他活著,我就該好好享受晚年了!”

廣皇帝心中發著感慨,嘴上又說道:

“先前你和侑兒處置楊賊之亂的對策,很好。這一次,在兵部推動的剿匪之策,效果奇佳。雖然是慢些,但也讓局勢大為平緩,讓兵馬戰力得到了及時複原!”

“你很有謀劃的天賦,也再接再厲!”

“不過,這些還不夠,要多出去帶兵,纔能有前線作戰之經驗。否則,會有紙上談兵之禍!”

“找機會,出去帶帶兵,打打仗,也是好的!”

“臣記下了!”

阿布說完,又是跪坐拜伏行禮。

“以後,侑兒,你,還有好多年紀輕的臣工,要將咱們這大隋大好河山,延續千年!”

……

廣皇帝對著麵前的兩個一大一小年輕人,不緊不慢地說了一大堆的話。

既像是諄諄教誨,又像是對以後事情的期望和安排。

過一日,詔書下。

原鎮守弘化郡兼知關右諸軍事的唐國公李淵,調任山西河東慰撫大使。

調右驍衛大將軍來護兒,西進弘化郡,頂替李淵離職造成的空缺。

淵李淵在關右關係密切的軍將,被紛紛調離,隻身前往剿匪三地一線,參加對抗亂匪的征戰。

李淵好不容易在隴右一帶,結交聚攏的天下豪傑,被朝廷以各種名義征召調走,自此星散。

心中惶恐的李淵,知道廣皇帝已經覺察到什麼,所以心中惶惶然,隻帶著一大家子,就星夜前往太原就任。

可憐新婚一年,剛剛懷孕不久的觀音婢,在途中不堪舟車勞頓,流產了。

李二郎的心情,非常糟糕。

一邊心疼自己的愛妻,另一邊無比惋惜自己夭折的孩子。

“賊老天,就不能有點風麼?熱死人!”

他騎著馬,緊跟在馬車的後麵,對著毒辣的太陽不由破口大罵。

帽子被摘掉了,衣衫也敞開了,露出結實的胸肌。

李二郎的個子竄得很快,短短一年,就長成一個結實高壯的青年大漢。

他這是居於隊伍的中間,負責保護一家老小婦孺的安全。

他身後,分彆是弟弟元吉和玄霸。

哥哥建成,則率領著家族衛隊,在前麵探路。

李家的衛隊,足足有三百多人,全是勁裝打扮。

而離開洛陽的時候,朝廷給他的隨行人馬,隻有三千人。

原本,李淵在隴右,可是通過各種方式,結交和招攬了一大批能人異士,其中步伐因為楊玄感叛亂後的流亡者、逃避東征上前線的勳貴子弟。

比如,像長孫晟的族弟——右勳衛長孫順德、右勳侍劉弘基、左親衛竇琮、太子千牛備身柴紹等人。

可惜,這些人,全被廣皇帝的一紙調令,在免罪之後,派往河南、山東、江南之地剿匪去了。

前前後後,總共有三百多門客、一百多軍將,被上門的內候官和傳旨大臣帶走。

李淵異常驚恐,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全都是在皇帝的視野之內。

於是,乖乖地接受詔令,帶著家眷、家將,在經過洛陽市到兵部領取了印符,就匆匆忙忙上任。

這一次,廣皇帝連見他一麵的興趣也冇有,隻是自家老婆進宮和她表姐蕭皇後見了一麵。

剪除羽翼,輕裝上任,就是現在李家父子的情形。

李淵幾乎在洛陽冇有任何停留,辦完公事交接手續,便攜家帶口,領著三千多軍隊,疾速離開了東都。

可這一路,也不是很太平啊!

當一行人行到黃河龍門的時候,前麵煙塵不斷,再也走不下去了。

李淵從馬車上跳下來,便見大兒子建成拍馬趕到。

“爹爹,前麵有大股亂匪,擋住去路,自言乃龍門鯉魚毋端兒!”

“毋端兒?”

李淵從懷中取過兵部交於的匪情簡報卷軸,打開一看,不由連連點頭。

“挺好,本招討大使正要找這幫賊人,不想他們竟然自己送上門來!”

“眾將領,隨我上陣殺敵!”

三千人,雖然看著數字不多,卻是自阿布上台之後,勤聯挑選出的武衛精兵,個頂個都是以一當十的猛士。

“將軍威武!”

三千將士豪氣乾雲,信心十足。

“老二,看好家人、糧草!”

看自己十七歲的二兒子躍躍欲試,李淵忙喝令李二,給他分派了最重要的任務。

顯然,李淵對李二郎的細心和勇武,非常放心,所以將看護家人和後路的重擔,交給了這個兒子。

“玄霸、元吉,要聽你二哥的指揮,如果賊勢凶猛,不可力扛,保護性命要緊!”

“諾!”

兩個小傢夥一個十五歲,一個才十歲,但已經全身披掛,騎在馬上顯得威風凜凜。

儘管都想上陣殺敵,但見老爹發話了,兄弟三個人隻好安心地留在陣後,看著父親李淵、哥哥建成帶領三千甲騎,向前方煙塵出馳去。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