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那我繼續向大家彙報了。”聽聞章偉將軍的態度有很大變化之後,數據中心的小同誌也恢複了自信,信心滿滿的繼續說道,“這部分內容或許無關緊要,但是的確是之前冇有出現過的異常情況,就是航班延誤方麵的…不,也不能說是延誤,據大量數據表明,趨近於沿著經度線方向航行的航班普遍出現了延誤的情況,反觀趨近於沿著緯度線方向航行的航班大多出現了提前的情況,雖然提前或延誤的時間目前隻是分鐘為單位的級彆,但是這已然不是偶發現象了。”
章偉將軍在他的筆記裡另起了一頁,畫出了一個地球的形狀,橫著畫了幾條緯度線,豎著象征性的畫了幾條經度線,畫完後又再次深描了幾下他認為最完美的那幾條經緯度線,然後又隨意的畫了幾條斜線出來,“如果是袋國到咱們這種既不沿著經度走,也不沿著維度走的情況呢?”
“我們也收集了這方麵的相關材料,您說的袋國到咱們國家的航行時間是有所增加的,但是冇有垂直於緯度線的嚴重,我們也收集了ED國到咱們的航時數據,時間是有所減少的,但是程度也略低於平行於緯度線那種情況,目前雖然我們還冇有具體的變化公式,但是基本規律已經掌握,是看航行的直線更趨近於經度線還是緯度線而影響的。”
此時,一個軍官拿著一份由兩三頁紙組成的報告檔案走進了會議室,跟付大校耳語了兩句便離開了,付大校看著報告,認真的在筆記本上計記錄著。
剛從洗手間回來的薛雲雷無意間看到了付大校寫的內容,我國BJ-970.118cm/s²、袋國首都熙泥窪-971.2cm/s²、巨熊國郊野-971.42cm/s²、北極-972.3cm/s²……隱約感覺他還在做著減法和除法等基礎計算;而報告的紅頭顯示著WDO的字樣,儼然WDO是一個薛雲雷不知曉的組織,他冇有多駐足,便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付大校走到章偉將軍身邊,關閉了將軍的麥克風,拿著筆記的內容低聲說著,“將軍,WDO把世界各地的重力加速度數據統計出來了,引力確實有下降,雖然有影響,但是隻有不到百分之二,而且赤道附近的數據與兩級基本一致,跟之前文耐老師指出的跳高方麵的提升比例還是有一定差距,這個數據可以在會上公開嗎?”
章偉將軍看了眼付大校的筆記,又翻看起了WDO的報告,示意付大校先稍等一下。會場安靜了一分半鐘左右,章偉將軍打開了麥克風,“不光咱們國家,世界各國也發現了異常,聯合國成立了世界災難應對組織,簡稱WDO,裡麵有一些與文耐老師剛分析的內容差不多的情況,不過可能還不止引力降低一方麵的情況。今天會議先討論到此吧,各位辛苦了,文耐老師,麻煩您再組織組織咱們清華的力量分析下您說的數據與引力和其他哪方麵力相互作用的關係,做相近的模擬數據,不要用真實數據。其他單位也從各自角度,繼續頭腦風暴可能的原因。再次感謝大家的支援,散會。”
章偉將軍關了麥克風之後,揉了揉一直突突在跳的太陽穴,自己衝自己嘀咕了一句,現象,現象,都是現象,具體是什麼原因啊?我們需不需要應對?怎麼應對?
薛雲雷知道世貿組織的簡稱是WTO,英文是World Trade Organization,那這個WDO中的W肯定是世界、O肯定是組織的縮寫,那這個D應該是disaster災難的意思,可是簡稱裡並冇有應對這個單詞英文的首字母,或許這個組織翻譯過來的意思也隻是世界災難組織罷了,人類無法應對的災難。
薛雲雷猶豫了片刻,還是走向了一籌莫展的將軍,“將軍,我基本理解今晚要觀測的方向了,不過我有一點不理解的地方,現在而言,每天基本已經比三天前少了一分鐘,不可能所有人都感受不到,咱們有什麼應對嗎?”
將軍並冇有抬頭,深深的歎息了一聲,“WDO已經將全球的時間微調了,咱們授時中心在昨天中午就進行了同步,唉,隻能先掩耳盜鈴自欺欺人,這剛剛三天,一個月後,六個月後怎麼辦,冇有人知道。”
在人類不知情的情況下,WDO已經將全球的電子計時器按照以比前一日一定的比例,目前是1比0.999768的比例進行了壓縮調整,當然,微調的隻是時間顯示方麵的內容,某種意義上,一秒鐘的長度並冇有任何的改變。短時間來看,或許人類無法發現什麼異常情況,古人雲積跬步,以至千裡,積小流,以成江海。長此以往,最終紙還是會包不住火的。
“這或許的確是目前…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了。”劉老走過來寬慰道。
章偉將軍連連歎息,“如果在人類發覺問題前,能夠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我們纔算是真正處理好了這場危機。”
聽到人類發覺前這幾個字,薛雲雷欲言又止了,到了嘴邊上的話不知道什麼原因的,又憋了回去,他深情的望了一眼會議室北側玻璃映出的汐慧峰,藍天、白雲、山峰,這五比四比三的完美比例呈現出一幅可以讓人短暫忘記煩惱的畫作,又彷彿是那個他最引以為傲的女徒弟在向他揮手。不由得,薛雲雷的眼中泛起了淚光。
貟老看出了薛局長腦子裡想的什麼,也或許隻看出了他一小部分的想法,“薛啊,咱們先完成組織的任務,忙完咱們看看她去。”
貟老說的這個她肯定是李汐慧教授了,上次一彆至今整整二十年了,二十年間人類科技發生了飛躍式的進步,這飛躍的速度曲線就如同氫的同位素反應一樣劇烈,可是李教授一直堅信的本應在本世紀出現的徹底改變人類認知的飛躍卻至今冇有出現,天文學常規教育相關內容也冇有任何李教授所提出的理論,隻有當年真正參與研究的人才理解她自信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