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梓玥小說 > 曆史 > 穿越之日月照我隋唐路 > 第278章 何以改變世界?

穿越之日月照我隋唐路 第278章 何以改變世界?

作者:玄武季 分類:曆史 更新時間:2022-10-01 23:50:11

“對了。老胡,你說你們工作現在這麼忙碌繁重,是不是在現在算籌、算盤、算尺等計算手段和技術上,嘗試些更加便捷、快速的東西?”

阿布忽然想到關於這個時代算力的問題,於是靈機一動,不由帶著誘惑的口氣,對胡粲一說。

“更加便捷、快速的東西?”

“現在自從采用了主公你提出的珠算盤、身毒數字,已經讓計算速度快捷了不少。那還有什麼比這些更能提高算力?”

胡粲一皺著眉頭,疑惑地問。

“這個,你得和你在粟末地的同行們,多深入到一線工程技術單位,說不定他們也會給你們不一樣的靈感或驚喜!”

“嗯,您放心吧。我也發現了,他們一線的有些技術人員,為了便捷計算,發明瞭許多小工具,像算板、卡尺、還有一種遊標算尺,的確讓我歎爲觀止,大開眼界!”

“這就對了,你們是研究數學的,也在應用數學,但許多數學的智慧,也存在於許多實際一線使用著的手中。”

“他們哪怕是一點點看似笨拙、不起眼的發明和改動,說不定就是你們數學大發展的一把金鑰匙!”

“金鑰匙?!”

胡粲一被阿布說動了,眼神中是對自己理想王國的無限期待和嚮往!

這是個美好的時代,也是個漆黑的時代!

每走一步,都在創造曆史!

現在,粟末地除了繼承和發揚華夏區域曆史中的各種演算法理論和工具,其它中古時代世界國家的計算文明也被陸續引入粟末地。

如羅馬人的算盤,古希臘人的算板,身毒人的沙盤,不列顛人的刻齒本片等。

這些計算工具的原理,大體相同的。

都是通過某一種具體實物來代表抽向的數,再利用對實物的規則物理操作,來進行運算。

還有,古今中外現存的一些數學計算理論。

密昔兒(古埃及)的加、減、乘、除四種運算方法,以及一些平麵圖形的麵積及一些立體的體積的演算法。

兩河流域(巴比倫)的初級代數,如開平方、開立方,並有平方、平方根、立方和立方根表,以及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等。

身毒人的數字記錄法和進位演算法、負數理論。

古希臘的歐幾裡得、阿基米德、阿波羅尼奧斯等幾何學,特彆是歐幾裡得的《幾何原本》。

等等。

這些東西,對於粟末地的目前的科技發展,還是能夠滿足的。

但是,隨著個彆技術領域的快速,特彆是動力機械、化學工業等發展,現有的基礎數學已經有點不能滿足研究和前進的需要。

人們向對運動的探索和研究,對數學理論和研究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學家們,開始越來越對研究對象的微觀關係的控製感興趣。

如各種變化過程和各種變化著的量之間,相互存在的內在依賴關係是什麼?

這是一個巨大的變化,也是粟末地乃至世界數學史發生的重大變化!

數學中,產生了變量和函數的概念。

數學研究的對象,進行了跨越式的根本擴展。

變量數學,悄悄走進這個時代!

數學中專門研究函數的領域叫做數學分析

胡粲一等人,稱這種數學領域叫數學分析,或者叫變量數學。

第一個標誌性的事件,是一個二十五歲的數學天才劉能,在研究了《幾何原本》之後,又提出了自己的《幾何脈絡》。

這個青年,自稱是魏晉時期著名數學家劉徽的六世孫,是個徹頭徹尾的數學狂人、天才。

他竟然鼓搗出瞭解析幾何的基礎學說!

他是工程科學院最年輕的院士,他研究的方向就是解決動力機械的變量控製和計算。

所以,他比笛卡兒的著作《幾何學》早整整一千年,奠定瞭解析幾何的基礎。

從變量研究機械運動,讓運動進入了數學。

這當然是粟末地科學研究方麵,在近幾年中,最具轟動性的科學研究成果。

因為,現在說都離不開數學計算。

與此同時,對於算力——計算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了!

阿布之所以給胡粲一說這話,就是看看,有冇有可能推動機械計算技術的進步。

什麼比例規、格子演算法、計算籌、計算尺、對數計算尺、圓形計算尺、遊標計算尺……

這些,一定會被粟末地那些服務於工業大發展的科學工作者們,特彆是工程技術人員們發明出來!

無他,應用和需求纔是一切科學產生的最大動力。

到那一天,更為先進的機械計算機,手搖計算機,必將出現!

如果那時候關於電的理論空前發展,那電子計算機還會遠嗎?

未來可期!

電,嗬嗬,對於它研究,已經開始了!

關於電,阿布雖然知道如何在這個時代,利用天然的磁石,做一個摩擦生電的裝置。

這樣,可以簡單粗暴地將粟末地的電學進入到實際應用階段。

但是,阿布卻不想這樣做。

他希望,粟末地的物理科學家們,從一開始,接過大中國、外國古代先賢,對於電和磁的認識,慢慢揭開電的真相。

比如,從司南的記載開始;從絲綢摩擦鐵棒開始,從翻閱古人的雜記和史冊開始……

經過阿布的刻意引導,專門搞冶金研究的申徒石團隊,漸漸發現了越來越多的先人們關於電和磁的記錄、研究。

什麼事,特彆是科學上的事,最怕認真和專門。

電,磁,也是如此。

古人,關於磁學的知識和認識已經相當豐富,特彆是從冶鐵業、煉丹術中最多。

古籍中,不僅記載了大量關於磁學的知識,而且已經開始判定,磁與電之間具有必然的聯絡,如摩擦起電、地光與極光的電磁現象、司南和其指南的特性等。

中國人的祖先,先發現了閃電,然後創造出文字“電”來表示閃電。

《管子•地教篇》中有“上有慈石者,下有銅金。”

《鬼穀子》、《呂氏春秋》,都描述了天然磁石及其吸鐵現象。

《三輔黃圖》記載,秦始皇阿房宮北闕門,“累磁石為之”而成“磁石門”,是世界最早利用“磁石召鐵”的原理建造的安檢係統。

方士奕大,以磁石作棋子,使其相互碰擊。認為“石,鐵之母也。以有慈石,故能引其子;石之不慈者,亦不能引也”。

《說文解字》說:“電,陰陽激燿也”。

漢代王《論衡》中,寫道“司南之杓,投之以地,其祗指南” 。

《淮南子.墜形訓》認為:“陰陽相搏為雷,激揚為電”。

《晉書·馬隆傳》記載:“隆依八陣圖作偏箱車,出敵不意。或夾道累磁石,賊負鐵錘,行不得前,隆卒悉被犀甲,無所留礙,賊鹹以為神。”

漢代初期,已有玳瑁、琥珀經摩擦吸引輕小物體的記載,晉朝有“今人梳頭、解著衣,有隨梳解者,有光者,也有喧聲”的記敘。

《三國誌·吳書》記載:“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針。”

《南齊書》中有對雷擊的記述:“雷震會稽山陰恒山保林寺,刹上四破,電火燒塔下佛麵,而窗戶不異也”。

晉代張華,記錄了用梳子梳理頭髮和解脫絲綢毛製衣服時的起電現象,他看到靜電火花,聽到放電的劈啪聲。

……

至於地磁和極光,在以往的史書、特彆是曆朝的天文部門的記載中,那就更多了!

……

但是,很可惜,對於這些現象之後的進一步研究和探索,太少了!

華夏的先人們,似乎都徘徊在電學的大門口,未能真正登堂入室!

那世界各國的人,對電的認識呢?

希臘七賢中的泰勒斯,觀察到了人們通過摩擦琥珀吸引羽毛、用磁鐵礦石吸引鐵片的現象,對其原因進行過一番思考。

他的解釋,是“萬物皆有靈。磁吸鐵,故磁有靈。”

然後,就冇有然後了。

這一時期,華夏對於電和磁的認識、積累和利用,無疑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於是,在一個很合適的時間裡,阿佈讓一個對電很感興趣的小夥子——黃霑雷,一個狂熱的求仙者,做了兩個實驗。

一個是用帶鐵線的風箏,證明雷電也是電,還是可以流動的。雷電讓人會感到瞬間麻木,頭髮還會炸起,衣服還會碎裂,麵目還會變黑。

另一個,就是讓大難不死的黃霑雷,用摩擦過的玻璃棒,插進裝水的玻璃瓶中,然後用手觸碰玻璃瓶,讓他感受到同樣的麻木,從而證明電是可以存儲的。

對,阿布借用的就是富蘭克林和雷頓大學繆森布魯克的那兩個著名實驗。

然後,就是普遍的科學驗證,用群舉試錯的方法,多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進行電性實驗和記錄,正常能那些東西摩擦之後電性強,那些摩擦之後電性弱。

於是,所有的金屬脫穎而出。

同時終於讓人們明白,原來老祖宗在高大的建築上豎立鐵棒,並用鐵線導入地下,原來是為了避雷,也就是將天空中巨大的電流,引導進入大地。

目的,當然是為了防止房屋受到雷電打擊引起的大火。

這時候,一個更有趣的實驗偶然的產生了。

還是那個大膽狂徒黃霑雷,為了抵抗無比難受、但威力巨大的雲層電流,他竟然想出了身穿一套從頭到腳用銅線編製的盔甲網衣的辦法。

因為很不幸,自從有了他那個著名的實驗,已經有不少雷電愛好者已經被雷電帶走了!

然而,這一次儘管強大的閃爍著刺目光芒的雷電,順著風箏下的鐵線一路跑下來,然後鑽入地中,不見!

黃霑雷毫髮無傷!

他成功了!

很快,黃霑雷衣演化出無數種,人們再也不怕在雷鳴閃電中被雷劈了!

黃霑雷關於雷電的實驗和收集,越來越成熟!

天啦,阿布前世電學曆史上著名的法拉第籠就這樣被傳奇的發明瞭!

不過,現在已經被粟末地科學院名之為黃霑雷衣。

電,是一種力量!

但雷電,卻很不穩定,經過反覆測試,雷電的性質很不穩定,一會兒是陽性,一會兒是陰性。

於是,黃霑雷的團隊大膽推測,雷電也是一種摩擦產生的電流。

這個玻璃棒用毛皮摩擦之後,對於懸吊在旁邊的琥珀產生的旋轉方向一模一樣。

那麼,能製造出持續不斷的這種電流嗎?

從陽極流向陰極,就像天空中陽極的雷電通過鐵線流入大地上的陰機?

嗬嗬,複雜的正電荷向負電荷流動的原理,竟然被這個時代的人這麼理解了!

對不對先不說,但至少也是一種認識。

至於現在,人們對於靜電和流電的認識,還不清楚;至於直流電和交流電的區彆,更是天方夜譚。

電的科技樹,還得需要更具天馬行空和視死如歸的科技狂人繼續探索!

不過,阿布給他們的下一步任務,就是如何想辦法製造出電,持續不斷的電!

阿布很期待,也給黃霑雷的團隊,批了很多錢!

並且,廣招天下對雷公電母感興趣的奇人異士!

伴隨著朝廷新的剿撫政策以及流民實邊疏散政策,再加上匪患區、災區開倉放糧賑濟,天下稍安。

好多股亂匪,最終被壓縮成分佈中原、山東、江南的較大三股力量。

第一股,是盤踞在瓦崗寨的翟讓。

第二股,是占據了樂壽縣的竇建德。

第三股,是活躍在江南的杜伏威、輔公祏。

至於最早的反王王薄,則剛剛被河南道“被捕大使”張須陀誅滅。

根據兵部的規劃,現在朝廷圍剿大軍的佈局是這樣。

河南道“被捕大使”張須陀、左武衛將軍周法尚,合圍河南的瓦崗叛匪。

右禦衛大將軍,率領江都通守王世充等圍剿山東的竇建德叛匪,原剿匪部隊左屯衛大將軍吐萬緒、權作將軍魚俱羅回師洛陽休整。

左屯尉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張鎮周圍剿活躍於江南的杜伏威、輔公祏,將其壓縮在丹陽一帶。

原本曆史上因為剿匪不力,而問罪致死的吐萬緒、魚俱羅,在這個時空因為廣皇帝突然的大撒把而得意倖免,也為大隋生命的延續,留下一口餘氣。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